中化新網訊 8月3日,位于四川瀘州的瀘203H53平臺正進行壓裂離場收尾工作,川慶鉆探公司的信息工程師們如期結束壓裂數字化現場作業。至此,由川慶鉆探自主開發的數字化壓裂井場軟件首次成功完成現場最終測試,各項功能運行穩定,系統性能表現良好。
今年,川慶鉆探研發團隊進一步加大數字化壓裂井場軟件研發力度。他們在總結分析現有壓裂作業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可行性論證、現場調研、需求分析、方案設計、硬件和軟件建設、現場調試驗證。經過近5個月的打磨,數字化壓裂井場軟件初步形成數字井場、生產管理、工作平臺、裝備管理、實時數據、資料管理、隊伍管理七大功能18個模塊。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優化軟件適配性,研發團隊駐守現場30天,收集了大量現場應用數據和用戶調查信息。針對壓裂施工干擾無線網絡的重點問題,研發團隊對網絡進行了再優化,保證壓裂裝備數據實時采集和內網入庫功能順暢運行。
“以前,壓裂作業前需要人工檢查所有設備,并將問題記錄在冊;施工過程中可參考的數據少,主要依靠經驗,裝備運行情況需要工作人員定時查看,規范化管理缺少精準有效的手段?!贝☉c鉆探數字化壓裂YS63149隊隊長吳成斌介紹。
“現在只要打開這個軟件,現場壓裂作業人員和后方技術人員就可以實現壓裂施工動態共享和交互?!贝☉c鉆探信息工程師袁海平啟動軟件并輕點“工作平臺”界面進行演示。據袁海平介紹,該軟件可以掌握壓裂工序進度,及時提醒問題項,并且在完成每項任務后會自動生成施工數據,大大減少了統計工作量。
不僅如此,在該軟件的加持下,作業人員借助專用防爆手持機和電腦,不僅實現了班前會、崗位巡檢、井口閥門倒換、壓裂泵注等全部關鍵施工作業的數字化操作,而且還能與井下作業公司EISC中心進行實時數據交互和遠程指揮。
目前,該軟件各項功能運行正常。接下來研發團隊將充分應用各項實時數據,進一步深化研究工程和裝備自動監控、施工預警、風險提示等功能。
近日,從陜西省延安市5G創新發展和企業數字化轉型推進會傳出消息,延長石油煉化公司所屬延安石油化工廠、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獲“延安市數字化轉型示范企業”稱號。
9月13日,湖北省發布的《湖北數字經濟強省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下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4年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實現翻番,達到5500億元,力爭達到5800億元,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