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化燃料氣互供以來,僅10月1個月,裝置噸氨天然氣單耗就下降11.44標準立方米,綜合能耗下降0.39吉焦,對裝置冬季穩產保運發揮了推動作用?!苯?,寧夏石化公司化肥一部技術員許承寶在對標生產指標時算了一筆賬。這是該公司通過技術攻關、優化流程、創新妙招等“組合拳”節約天然氣用量的最新成果。
作為城市煉化企業,寧夏石化公司堅持把“綠色低碳”作為企業發展四大戰略之一,全面打造自治區“低碳清潔示范區”,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堅持綠色低碳總基調
寧夏石化堅持綠色低碳總基調,持之以恒以最嚴環保標準自我加壓,將環保和生產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公司利用先進的節能技術、環保治理技術,通過凈化、減排、降噪等多種方式減少化工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努力實現“氣不上天、油不落地、水不外排、聲不擾民”。
該公司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以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為工作方針,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強化環境風險管控能力。公司煉油廠區建立了污染源頭、過程處理和最終排放三級防控體系,防止環境風險事故造成污染;2套污水處理設施、27套廢氣治理設施,確保各項污染物達標排放;2套廢水在線監測系統、19套廢氣在線監測設施,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2012年以來,公司總投資 61049萬元,用于27個環保項目投資建設。公司下大力氣實施環保提標改造項目,煉油污水升級改造、煉油裝置煙氣及尾氣綜合治理、動力鍋爐外排煙氣治理改造、三級污染防控及污水處理系統改造、VOCs綜合治理等環保治理改造項目落地見效。其中,只VOCs綜合治理一個項目,公司先后就投入3.45億元治理資金,致力于降低VOCs排放量。
把節能作為第一能源
寧夏石化堅持把節能作為第一能源,把節能降耗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始終將綠色作為企業發展的底色。
2011年12月,公司500萬噸/年煉油改擴建工程項目建成投產。十年優化,十年調整,煉油裝置全流程綜合能耗逐年降低。2021年,裝置綜合能耗降至65.8千克標油/噸,綜合損失率低至0.5%。歷次裝置大檢修中,公司都統籌考量實施節能優化改造及環保提標改造項目,每次檢修后裝置運行指標持續向好。
該公司一化肥、二化肥裝置在運行期間堅持國產化改造和創新,大力實行環保改造,裝置環保排放全面達標,各項能耗指標持續下降。45/80國產化大化肥裝置自2018年投產以來,堅持不懈組織開展能耗攻關和長周期運行攻關,裝置運行質量效益不斷提升。10月13日,裝置長周期運行突破200天,刷新了裝置長周期運行歷史紀錄。得益于長周期穩定運行,裝置綜合能耗、天然氣單耗、鍋爐蒸汽消耗、尿素優級品率、煙氣環保指標、噸氨水耗、噸尿素水耗、廢水回用率、脫鹽水制水率等多項經濟技術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持續改進能源管理體系
該公司持續改進能源管理體系,扎實開展能源體系運行基礎工作,順利通過政府節能考核及集團公司考核,并取得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公司按要求開展裝置用水合理性分析和水平衡測試,組織實施了煉油烷基化項目、化肥鍋爐煙氣脫硝項目、煉油催化煙氣脫硝、煉油污水升級改造項目等30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節能評估工作;同時不間斷組織開展水、電、汽等用能消耗攻關,公司及多家二級生產單位多次被授予“節能節水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20年,借助煉油裝置大檢修的契機,公司實施全廠能量優化項目。近兩年,公司加強節能技術改造和研究,充分利用化肥、煉油能量優化系統,挖掘生產節能潛力,制定優化調整和技術改造措施。當前,公司正快馬加鞭開展富氧燃燒、95+爐技術改造和CO2回收研究、低溫熱供應冬季采暖技術研究、污水零排放技術及改造研究,加快推進水資源綠色低碳循環利用項目的建設和優化運行,力爭最大限度實現節能節水。
近日,寧夏生態環境廳傳來消息,截至2022年底,寧夏已培育起統一的排污權交易市場,排污權改革實現了污染物因子、市場區域、行業類型“三個全覆蓋”,完成了主要污染物指標由政府無償劃撥到市場公開交易的歷...
近日舉行的生態環境部2023年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孫守亮表示,2022年,黃河流域地表水Ⅰ~Ⅲ類斷面比例達到87.5%,同比提高了5.6個百分點;黃河干流全線水質持續改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