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7日,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氣固相法2萬噸/年氯化高聚物裝置已連續穩定運行105天。裝置產品天業牌氯化聚氯乙烯(CPVC)樹脂已經向客戶交付,正式進入市場。
歷經十年攻關合作,天業集團與清華大學攜手攻克了氣固相法氯化高聚物生產技術難題,于2019年4月開工建設氣固相法2萬噸/年氯化高聚物裝置。再經過3年多的艱苦探索,氯化高聚物生產裝置在投料開車后成功生產出合格產品,一并實現了核心技術和裝備的國產化、綠色化和高可靠性,以“天業速度”破解了國內氯化高聚物及下游氯化高聚物衍生物產能不足的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該項目建成和投產將推動我國西部地區氯堿行業的變革與發展,打破我國東部地區水資源的優勢和全國氯化高聚物生產區域性受限的桎梏,實現我國綠色氯化高聚物合成技術的全國應用與推廣,從而進一步實現我國綠色氯堿行業轉型升級。
技術競爭優勢明顯
天業集團氯化高聚物項目生產裝置年生產能力為2萬噸,是目前國內單套生產能力最大的氯化高聚物氣固相法生產裝置,也是天業集團“十四五”時期建成投產的首套大型氯堿化工項目。
據了解,以CPVC、氯化聚乙烯(CPE)為代表的氯化高聚物,國內外多以水相法制備,但水相法存在工藝復雜、氯化高聚物成本高、物耗能耗高、產品收率低等問題。為此,天業集團采用自主生產的氯化專用樹脂,在國內布局了氣固相法氯化高聚物一體化項目。
與水相法相比,氣固相法氯化高聚物合成工藝只有氯化和汽提兩個操作單元。該技術具有產品收率高、工藝流程短、操作簡單、“三廢”排放少、耗能較低等特點,同時技術工藝可復制,還可擴大規模。新疆天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新疆至臻化工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熊新陽介紹說:“該技術工藝規模預計可擴大至5萬噸/年,技術競爭優勢明顯?!?/p>
反應過程綠色低碳
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天業集團以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采用前沿新技術,將國內氣固相法制氯化高聚物項目打造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項目。
天業集團氯化高聚物項目的生產裝置采用氣固相法氯化高聚物成套工藝技術,在氯化高聚物樹脂合成過程中實現無水化、零排放。相比水相法,該工藝每生產1噸氯化高聚物可節約水資源20噸,節約氯氣25%以上。此外,天業集團氯化高聚物裝置尾氣處理裝置選用氯化氫吸收罐吸收尾氣中的氯化氫,未被吸附的氯氣返回氯化高聚物生產裝置,吸收罐中的氯化氫再通過零解析裝置解析出氯化氫,氯化氫送去聚氯乙烯(PVC)生產裝置,形成產業鏈閉環,實現近“零”排放。
氯氣資源綜合利用
天業集團氣固相法氯化高聚物項目的建成投產,對我國化工行業氯氣進一步綜合利用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氯堿平衡一直是困擾氯堿企業健康發展的難題,由于氯氣有毒有害,且難以儲存和運輸。為了處理液氯問題,山東、山西等地企業在2016年以來一度出現倒貼運費的情況。耗氯產品是解決氯堿平衡的關鍵。
氯化高聚物系列產品耗氯量較大,每生產1噸CPVC需要氯氣0.7噸。將氯氣轉化為高附加值的氯化高聚物,為氯氣的綜合利用帶來了新的應用場景。目前,國際CPVC樹脂生產銷售處于絕對壟斷狀態,主要集中在美日德法等國家。我國目前有生產企業10余家,年產能僅1萬噸。
天業集團氣固相法氯化高聚物項目的建成投產,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為推動國內CPVC大規模生產注入新動力,同時也為國內氯堿行業進一步開展氯資源綜合高效利用起到了示范作用。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2.4億元。項目下游氯化高聚物管材、管件及管道產品的生產也為西北地區發展塑料工業等產業鏈提供充足原料。
目前,天業集團已啟動氣固相法氯化高聚物混配料及其制品項目研究規劃。隨著產業鏈延伸和規模不斷擴張,天業集團將形成PVC—CPVC—CPVC混配料及制品的完整產業鏈,并帶動上下游產業進一步發展,形成聚氯乙烯產業新生態。
8月16日,由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主導修訂的ISO2006-1:2022《合成橡膠膠乳 機械穩定性的測定 第1部分:高速法》正式發布。這是中國石油在合成橡膠領域主導完成的第六項國際標準?! ?..
8月5日,由晉膠高新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首臺套丁二烯法生產氯丁橡膠工藝技術成套裝置,在北京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評審,被認定為石油和化工行業首臺套重...
近日,由蒲潔能化公司技術團隊申報的技術創新成果《大型透平機組安全穩定運行技術創新優化項目》,在第五屆全國設備管理與技術創新成果推選活動中榮獲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