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園區企業來說,項目建設、科技創新、擴產增產等都需要資金來保障企業的有效運營。而由于固定資產少、土地房產等抵押物不足,特別是一些處于初創期的企業,迫切希望獲得融資支持,實現更好更快發展。但實際情況是,企業想申請到融資很難。用知識產權開展質押融資,可有效紓解企業的資金困難,實現知識產權從“紙證書”到“真融資”的蛻變,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開辟一個新渠道。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企業以自己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作為質押物,通過評估機構進行價值評估,由銀行根據評估價值按照一定質押率提供貸款的一種融資模式。實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能夠幫助企業維護智力成果、鼓勵創新與發明,對于實現知識產權價值應用,解決創新型企業輕資產、缺擔保的問題,具有一定的促進和推動作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激活了知識產權的“沉睡價值”,拓寬了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使企業真正感受到了園區的鼓勵和支持,為企業發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伴隨著經濟結構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持續推進,我國一些園區不斷推進知識產權證券化,將“知產”變為“資產”,為不少高新技術企業雪中送炭提供融資便利。
比如安徽合肥高新區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入園惠企行動,全力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探索開展園區知識產權集合授信,著力化解中小科技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助力企業“知產”變“資產”,化專利為紅利。近3年來,園區累計有141家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獲得融資超15億元,出質專利372件;2021年推動6家企業參與合肥市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融資金額3950萬元。
為促進知識產權與金融資源融合,更好發揮知識產權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近年來,我國頻頻吹響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政策號角,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通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方案(2021~2023年)》等文件。今年3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年度工作指引(2022)》通知,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爭取2022年惠及中小企業數量增長10%以上。7月,國家發布《關于知識產權政策實施提速增效 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用好知識產權質押途徑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實現全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借助政策的東風,化工園區更應積極搭建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平臺,充分釋放知識產權綜合運用效能,不斷優化工作措施,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作為服務企業的重要內容,幫助企業打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過程中的“梗阻”,推進企業“知產”向“資產”轉化,助力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9月1日,“山東這十年·菏澤”主題新聞發布會召開,菏澤市委書記張新文表示,高端化工是菏澤的傳統產業,也是當地的支柱產業,過去5年菏澤高端化工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8.5%,在東明石化、旭陽集團等龍頭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