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木煤化工能源公司通過“云”數據采集完成了智能“3D”建模并導入“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平臺”,打通生產分廠的信息孤島,實現工廠可視化管理。這是該公司加快智能數字化建設的又一重大成果。
該平臺基于化工安全管理理念,將重要的生產數據及生產設備運行狀況展示在公司調度總平臺,線下業務融合進線上系統。并圍繞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體系和化工過程安全,建立了重大危險源監測預警系統(合并有毒可燃氣體監測預警)、風險隱患雙預防管理系統、安全生產全流程系統以及人員在崗在位管理系統,實現了多種業務的信息化管理。管理人員可通過鳥瞰、“3D”視圖、局部特寫等形式,對生產線、工藝流程、生產設備進行可視化管控。通過智能“3D”建模打通信息孤島,讓精細化管理更加透明化,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質量管理,全面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
據了解,能源公司已形成了完整的煤、焦、電、化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鏈,擁有年產蘭炭240萬噸、電石30萬噸和發電4×50MW的生產能力。此前,由于產業鏈上下游及6個生產廠區分散等原因,該公司難以全面及時掌握生產狀況,生產波動甚至減產不可避免。打通生產分廠的信息孤島迫在眉睫。(郭義軒)
中化新網訊近日,從天津市質量管理協會公布的“2022年度天津市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獲獎名單”中獲悉,中國石油渤海鉆探第一錄井公司“密度傳感器校準加壓固定裝置的研制”“電動脫氣器電機防護罩的研制”....
9月19日,伴隨著響亮的鳴笛聲,4輛滿裝延長石油煉化公司所屬延安煉油廠50萬噸/年航煤加氫裝置生產的3號噴氣燃料(航空煤油)的車輛緩緩駛出廠區,標志著延長石油煉化公司“百萬噸”航煤全部實現生產銷售。
糧安則天下安。對于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安全地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尤為重要。作為我國最大的磷肥生產企業——貴州磷化集團始終堅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初心使命,60余年如一日肩負起...
自8月份以來,作為國內化肥保供的“國家隊”之一,瀘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經受了兩方面考驗:一方面受高溫天氣影響,四川省在全域范圍內讓電于民;另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響,面臨原材料進廠和產品出廠...